- A+
1、韭菜和庄家观念上的区别
(1)庄家用几亿元、十几亿元做一个比特币,韭菜用一万元、十万元、几十万元做十几个山寨币。
(2)庄家建仓比特币要用上半年甚至一年,韭菜进出一个山寨币几周甚至几天。
(3)庄家一年做一个比特币或者几个主流币就大功告成,韭菜一年做十几个、上百个山寨币还心有不甘。
(4)庄家喜欢集中资金打歼灭战,做一个,成一个;韭菜喜欢买多个币种做分散投资,有的赚,有的赔,最终没赚多少。
(5)庄家在炒做一个主流币,对该币种的筹码分布做长时间的详细调查、分析,制订了周密的计划后才开始慢慢行动;韭菜看着电脑手机,三五分钟即可决定买卖。
(6)庄家建仓基本上都是低位偷偷摸摸的;韭菜进场总是高位大涨追进。
(7)庄家虽然有资金、新闻媒体等众多优势,但仍然不敢对技术理论掉以轻心,道琼斯理论、趋势理论、江恩法则等基础理论早已烂熟于胸;韭菜连线理论都没能很好地掌握,就开始宣扬技术无用论。
(8)庄家总是非常重视韭菜,经常到韭菜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并谦虚地说:现在的韭菜越来越聪明了;韭菜总是对庄家的行动和变化不屑一顾,并说:这个庄真傻,拉这么高看他怎么出货。

特朗普深入群众,给灾民发盒饭
(9)庄家做完一个大波段后就休假去了,说:忙了这么长时间了,也该让钱休息休息了;韭菜做完一个小波段说:又没赚多少,还得做,绝不放过每一个大大小小的机会。
(10)庄家年复一年地做主流币赚钱;韭菜年复一年地抓芝麻丢西瓜,不断赔钱。
因此,我们说庄家和韭菜最大的区别,在于观念上的不同。事实上,庄家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政治优势是我们不可改变的,而恰恰观念的改变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希望上面十点能对你有所启发,能让你领悟到其中深层次的意义。
2、关于持仓量
(1)成交量。庄家的建仓,从韭菜这边讲,就是筹码的沉淀过程。如果庄家始终在增加持仓量,则成交量是不会放大的,往往是涨时持平,跌时明显萎缩。如果不符合这个规律,每轮上涨都明显放量,下跌时逐渐缩量,则庄家的持仓量不大,而且有可能在减少。
(2) 走势形态。小振幅缓慢上涨,庄家的持仓量必然是在增加。带状上升通道,一般也是在增加。而能看出明显周期的大振幅上涨,则不好说了。每一个明确的短期头 部,都是一次减仓的过程。即便下一次上升超过了前一个头部,庄家的持仓量可不一定有上次多。整体看减速上涨,短期头部一个接一个,那就是庄家要出逃了。
(3)横盘时间。只要币价能够盘住,就说明庄家在运作。如果币价盘的时间比较长,当币价处于低位时说明庄家已经拿走了不少筹码,当币价处于高位时说明庄家可能在不断减仓。
在币价达到最大的密集区之前,即便庄家不断建仓,其持仓量也很难达到大幅拉升的标准。所以,历史密集区是必须过的一个关坎。币价短期超过历史密集区,并不能说明庄家已经拿到了大部分筹码。因为作为历史套牢的人,等了这么长时间,“多少得挣点钱再走吧”,这是共性的观点。所以,必须要有充分的回档、整理,才能 让他们卖出来。如果一个币种在密集区上方整理的很充分,那么它的庄家持仓量已经非常高了,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了。但是庄家的持仓量还可以更高,那就需要靠 涨幅和时间了。如果币价不断地上台阶、横盘,则会不断地有人卖出(至于买盘,庄家自己清楚,不卖给他就是),直到最后只剩下“意外筹码沉淀”了。
需要说明的是,庄家的持仓量与币价的涨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庄家的炒做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吃货就应该连续的吃,一直吃到拉高为止。如果中途出现明确的出货形态,则表明庄家“变心”了,即便以后继续往上做,也说不定哪天突然翻脸。连续暴跌的币种,在暴跌之前都有明确的迹象。
3、韭菜如何识别币价运行轨迹
庄家控制涨跌是通过庄家对敲来完成的。
庄家对敲主要是利用成交量制造有利于庄家的价位,吸引散户跟进或卖出,庄家经常在建仓、震仓、拉高、出货、反弹行情中运用对敲。
对敲的方式:
(1) 建仓时通过对敲的手法来打压价格,以便在低价位买到更多更便宜的筹码。在K线图上表现为币价处于低位时,币价往往以小阴小阳沿10日均线持续上扬,这说明有庄家在拉高建仓,然后出现成交量放大并且币价连续下跌,而股价下跌就是庄家利用大手笔对敲来打压价格。这期间线图的主要特征是:币价基本上处于低位横盘(也有暴涨的)状态,但成交量明显增加,从盘口看,价格下跌时的成交量明显大于上涨或者横盘时的成交量(可以观察一小时图)
另外,在低位时庄家更多地运用夹板的手法,上下都有大的买卖单,中间相差几分钱,同时不断有小买单吃货,其目的就是让韭菜觉得该币抛压沉重上涨乏力,而抛出手中的筹码。
(2) 拉升时利用对敲的手法来大幅度拉抬币价。庄家利用较大的手笔大量对敲,制造该币种被市场看好的假象,提高韭菜的期望值,减少日后该币种在高位盘整时的抛盘压力(韭菜也会跟着抢先出货)。这个时期韭菜往往会有买不到的感觉,需要高报许多价位才能成交。从盘口看,小手笔的买单往往不容易成交,每笔成交量明显有节奏地放大。强势币种的买卖盘口均在千元以上,币价上涨很轻快,不会有向下掉的感觉,下边的买盘跟进很快,这时每小时成交量会有所减少(因为对敲拉抬币价,不可能像吸筹时再投入更多的资金,加上跟风者众多,所以虽然出现价量齐升,但小时K线图成交量会有所减少)。
(3)震仓洗盘时因为跟风盘获利比较丰厚,庄家一般会采用大幅度对敲震仓的手法使一些不够坚定的投资者出局。从盘口看,在盘中震荡时,高点和低点的成交量明显放大,这是庄家为了控制币价涨跌幅度,而用相当大的对敲手笔控制交易价格造成的。
(4)经过高位的对敲震仓之后,一些大V也会配合写文章看好,币价会再次以巨量上攻。这时庄家开始出货,从盘口看,往往在盘面上出现卖二、卖三上成交的较大手笔,而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卖二、卖三上有非常大的卖单。
成交之后,原来买一,或者是买二,甚至是买三上的买单已经不见了,或者减少了。这往往是庄家运用微妙的时间差报单的方法对一些经验不足的韭菜布下的陷阱,散户吃进的往往是庄家事先挂好的卖单,而接庄家卖出筹码的往往是跟风的韭菜。
(5) 庄家出货之后,币价下跌,不少跟风买进的中小散户已经套牢,成交量明显萎缩,庄家会找机会用较大的手笔连续对敲,拉抬币价(此时庄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 卖力了),较大的买卖盘会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因为庄家此时对敲拉抬的目的只是适当拉高币价,以便能够把手中最后的筹码也卖个好价钱。
庄家洗盘有一个二字秘诀:“磨”字诀与“打”字诀。此为庄家秘而不宣的洗盘真言。
(一)“磨”字诀
所谓“磨”,是指庄家在建仓完毕之后,开始压制币价以构筑长期的整理平台,期间放任币价随波逐流,控制币价波澜不惊。用来一边消化获利盘,一边继续加大建仓力度。长期将币价维持在狭窄的区域中,反反复复震荡整理,让跟风盘数个月无钱可赚,只得无奈地离开。他们每天都以小阴小阳的方式进行小幅波动。在上档预设的关键价格位置上设有“阻兵”把守,以防止大涨;而在下档预设的重要支撑位置上也设有“援兵”,以防止大跌。在这种庄家只围困而不参与的情况下,成交量会一缩再缩,完全呈现出明显的散户行情。
“磨”字诀简单地说就是耗着,耗到你耐心和信心全无。耗的手段有很多种,有时候庄家会根据大盘形势“顺势卧倒”装死,不参与市场操作,让市场的筹码自由换手。庄家此时就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任由币价随波逐流。此时由于筹码被庄家锁定,币价表现就是成交低迷走势有气无力。庄家隐藏起来磨了一段时间后会突然爆发,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旦启动,必然是强势拉升。
(二)“打”字决
有的时候庄家不想“磨”着耗时间,就抡起大棒打下去,开始刻意打压币价,让币价抬不起头来,欲振乏力。特别是连收多根阴线,盘中总在刻意打破场外散户投资者的忍耐极限,即便是最有忍耐力的持币者也无法忍受股价的持续下跌而离场卖出筹码。
庄家凶悍的洗盘手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市场的不同背景、运作项目基本面之间的差异以及各种具体客观条件的变化,庄家会灵活选择运用。
因心态不稳,影响看盘能力和分析时,最好选择空仓:
当环境不利时,能够信心十足等待或有条不紊地出局,使损失降到最低,无论行情如何波动,心态都会非常平稳,从容不迫。如此,离胜利就不远。币市搏击,要清楚自己,既不会绝对看多,也不会绝对看空,在盘面形势急转直下时,还是急转直上时,凭盘面感觉和实战经验见机而行, 顺势而为。
资金量大小与自身状态要一致,自身状态是自己的兴奋周期,注意力集中程度等,当然还包括看不见,摸不着的运气,自身状态是一个非常容易忽视的问题,在投机活动时,似于长跑比赛,需要耐力支持,非一朝一日可以完成的,所以必须学会保持体力,在保持体力和自身状态去完成投机活动全程的 前提下,为了争得领先,还必须有一定的爆发力,以便在关键时刻进行冲刺,看看高手比赛时,总能在比赛前把自己各方面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币市中也确实有此需要,运气是个不能不讲却又不好讲的问题,但它确实存在, 其实运气就是各种因素在大环境中的综合体现。一旦手风不顺,需要赶快警惕起来,离场休息,是个不错的办法,离市场远一些也许看得更清楚。
资金市值可以连续上升,也可以连续下跌,但不会永远只有一种趋势,赚钱是一个阶段内的事,短期的亏损和盈利不应扰乱操作者的思路,无论什么时候,都应保持平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