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币之道:交易的表象与本质

  • 炒币之道:交易的表象与本质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炒币心法

表象和本质的思考

表象用深沉的外在显明一切,表象是一个集合,天然地含有因果和必然。

表象本身在持续地归纳,在无限地容纳并扩充自身,以至于在最后将无可推诿的本质完全地表明出来。

当有人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时,表象已经被完全地抛掷在一边,即等于对本质的漠视。人要做万物的尺度,心外无物时,人只在竭力地表明自我,却并不能够认识自身之外的事物。

人对表象的漠视和抛弃,来自于人的自义,人对自身无知的无知。所谓自性的显明或者澄澈,完全是人的自傲。人最容易犯的罪就是自己把自己当偶像。

人把自己当偶像最显明的,就是用木头、石头、泥土、塑料等各种材料造别神,然后将自身投射到这样的物身上,将自己的心思意念赋予所造的形象,然后跪拜。无非是自己求自己,即自我为义。

因此,不是表象不显明本质,而是人用自义取代或者遮蔽了本质。

如果某物在某一时刻被测得是连续的,而在另一时刻被测得是分离的,那么这就是物的现实存在方式。若存在两种测量结果,那么说它们不一致是毫无意义的:它们只是测量结果而已。

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东西。这有力地点明了人类一直在自己的义中打转。

爱因斯坦在1944年7月给玻尔的一封信中写到:“在我们的科学期望中,我们已成为对立的两极.你相信掷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客观存在的世界中的完备定律和秩序.”意思就是说大自然早就确定了这个世界运转的所有规则.

当人类过度依赖自己的理性时,表象所显明的本质就会被严重遮蔽。这话并不是要去反理性。反理性只会给人类带来绝望和无助,况且人的理性本身即恩典。反理性也等于反恩典。但人类的问题在于,人要取代上帝: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亮了,你们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恶。

人这种自义的欲望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一次又一次作出这种冲动的决定。譬如造巴别塔,譬如用理性否定启示,甚至完全否定恩典。

以此来考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可以明白人所谓的解释看上去圆满无疵,却恰恰使得真理被完全地遮蔽,甚至南辕北辙。

人应该从自身分离,倒空自我,谦卑下来,做彻底的反思:不是对自身的重新建构,而是对表象的再度审视。不是对表象的取舍以自负,而是对表象所显明的一切进行认知。

表象与本质

交易的表象与本质

“所谓的真理是,我们无法强迫所有事物听从我们的欲望, 他们都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

记得数年以前,我曾经问过身边的一些交易员和投资者这样一个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交易表象,你觉得自己的交易行为在本质上是在做一件怎样的事情?得到的答案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在本质上是在赚钱。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哪个金融投资市场,从较长远的角度来客观评判,那些大多数自以为在赚钱的投资者最终得到的结果往往都是亏钱。由此可见:大多数人说对,不见得正确,大多数人说不对,也不见得就是错误。因为,多数其实并不代表真理。

仔细透视那些投资者的交易理念和交易行为,你就会发现他们在错误思想根源的影响下其实有着许多共同的交易特征:异想天开快速致富,随心所欲开仓进场,盲目沉迷交易快感,胡乱设置止损价位,人为妄想目标价位,熟视无睹危险信号,刻意追求交易单量,伤心欲绝损失殆尽……总结以上“跟着感觉走”的种种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重人为,轻自然。

其实早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曾有过一句至理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自然法则,投资市场亦是如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投资者就像一群迷惑的演员,都因为眼见,耳闻,迷惑于种种假像,错误于种种邪见,内心迫使市场去符合自己的愿望,其实那些全都是无明。

对于所有的投资者,杰西·里费默曾经留下了一句隽永的话语:“华尔街从未有所改变,财富来来去去,股票此起彼落,但华尔街永远没变,因为人性永远都不会改变。”既然华尔街从未有所改变,我们为何不抽出一点点时间来重温那些永恒不变的交易真理,看看能不能帮助我们自己找回那颗或许已经失落许久的清明之心。

1、交易系统的精华是以研究盘势为基础。我们只是去了解价格最可能移动的方向。当然也用额外的测试,检讨自己的交易,以便决定重要的心里时刻。在开始操作之后,记得用观察价格行为的方式来做这一点。

点评:交易者要建立顺应市场的交易法则,否则太多的可能会使你无所适从,就像进入迷宫,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2、很显然,应该要做的事是在多头市场看多,在空头市场中看空。听起来很好笑,对不对?但是我们必须深深了解这个一般原则,才能够看出要把这个原则付诸实施,真正的意义是要预测可能性。很多人花很长时间,都无法学会根据这些原则交易。

点评:多头市场看多,空头市场看空;看似简单的话,却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大多数人是在下跌途中抢反弹,总是主观预测底部。

3、、满怀希望是人类的显著特点之一,担惊受怕同样是另一个显著特点,然而,一旦你将希望与恐惧这两种情绪搅进投机事业,就会面临极其可怕的危险,因为你往往会被两种情绪搅糊涂了,从而颠倒了它们的位置;本该害怕的时候却满怀希望,本该有希望的时候却惊恐不宁。

点评:不要让情绪占据你的大脑,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在该恐惧的时候充满希望,在该充满希望的地方恐惧。

4、绝不要摊低亏损的头寸。一定要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刻在你的脑子里。

点评: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常犯的错误,总是想摊低自己所买的被套仓位,他们往往看不清大势,即使有时所摊低的仓位有些许差价也不会卖,最终全部套牢。

5、、真正的行情不会在一天之内就从开始做到结束。货真价实的行情总需花上一阵子工夫才能完成它的终结阶段。

点评: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大多数人总是担心踏空着急地去开仓进场,他们不知道真正的行情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去赚钱。

6、不要和市场讨价还价,最重要的,绝不可斗胆与之对抗。

点评:有人往往拿政策或某些当权者的讲话作为判断行情入市的依据,他们从不看市场的真实结果。

7、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这两个词,他们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即将发生的情形。更进一步地,如果你认为市场即将步入上升趋势因而入市买进,几星期之后,经过再次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将转向下降趋势,你会发现,很容易就能接受趋势逆转的事实。反过来,如果当初持有市场处于明确的牛市或熊市的观点,而你的观点又被市场证实,现在要转变思路就难得多了。

点评:我们往往拘泥于牛市和熊市的思辩,被牛熊的思维所束缚,故动辄一涨就大牛市的思维的人又占据了绝大部分。

8、每当我们失去耐心,不是等待关键点到来的时机,而是无乱交易企图快快获利的时候,就总是赔钱。

点评:耐心地等待入市时机比盲目地进场要好。

9、关心如何把事情做得正确,而不是关心赚钱。

点评:正确的交易是最重要的,赚钱只不过是正确交易的副产品。

不断地重温以上那些经典的投资名句,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点点找回那颗失落已久的清明之心。但是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困惑会摆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我们严格地遵循顺应市场的交易法则,也就一定能够开启财富的大门?答案其实还是否定的。因为天地万物的真相是:因加缘才等于果。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中认为,这儿的“命”是指偶然性(条件)。即一个人不懂得、不认识外在力量的这种非可掌握的偶然性,不足以为君子。环境、机遇和运气对一个人前途和命运的影响远比自己原来想象的重要。想想,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因为生不逢时或生不逢地,而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不顾环境、条件的限制,过于强调自我的意志、智慧和天赋的人,那种“人定胜天”的想法难免陷入幼稚和狂妄,最终也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金融投机,我们亲身经历的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交易表明,一个投资市场的投资者的命运,确实受制于许许多多看似极为偶然的因素。一个意外的政策,一次自然灾害,甚至一条消息、一句谣言,都可能在金融市场中引起轩然大波。市场价格激烈动荡,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投资者的命运有时就像天空中断了线的风筝,只能随风而动,不由自主。也正所谓:“交易前你是市场的主人,交易后你是市场的仆人。”

根据自己多年实际的交易体会,我认真总结了四条适用于任何金融投资市场的基本交易公式:

顺应市场的交易法则+正应交易的市场机缘=正确盈利的交易结果

顺应市场的交易法则+负应交易的市场机缘=正确亏损的交易结果

违背市场的交易法则+正应交易的市场机缘=错误盈利的交易结果

违背市场的交易法则+负应交易的市场机缘=错误亏损的交易结果

用心去领悟这四条基本的交易公式,你就会发现其实关于市场和交易的所有秘密都在其中。要经过很多年,我们才会真正明白交易的本质实际上就是顺应自然。如果我们不被自己的感觉愚弄,我们便不会被市场愚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