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公元1619年正月,明军集中47万兵力向辽东发起进攻,由杨镐坐镇指挥,明朝方面真实的兵力,一直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过 11万,有的说约20万,反正数量远多于努尔哈赤的后金部队。明军当时从四个方面进军,从北面进军的是马林兵团,从西面进军的是杜松兵团;南面是刘綎兵团,西南面是李如柏兵团。整个作战部署是“分进合击”的思维,看上去似乎稳妥而全面。 而作为敌对的一方,后金的总指挥努尔哈赤说:“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说不管你明朝来多少人马,我都不会去一一应对,而是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你一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其实,努尔哈赤说这话的时候,未必胜券在握,他作为较弱的一方,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迎敌。 努尔哈赤的战术极大地集中了有限的兵力,明军此时虽兵多将广,然却步伐不一,进度不齐。四路大军与后金一战,颓然溃败,努尔哈赤无奈中的以一敌四,居然取得了胜利。 萨尔浒之战是明军与后金对抗的关键性逆转,后金据此转入攻势。

对决
在战场上,实力较弱的一方可以选择的战术不多,要么据险守城,如小米加步枪的国军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采取的战术就是在层层阻击和不断撤退中持续消耗敌军的进攻能力;要么化整为零集小胜为大胜,如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队,经常以十几个人的小分队采用打了就撤的战术不断在敌后破坏日军的运输队和铁路公路,极大的振奋和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要么在运动战中用集中优势兵力的战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如抗美援朝战役中的著名战役“德川奔袭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通过快速的穿插包围并消灭了突出冒进的敌军。具体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兄弟自己去研究整个战役的全过程。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在币圈中,与手握大资金,掌握媒体资源的资本大鳄相比,我等韭菜毫无疑问是实力悬殊的一方,没钱没干爹没喇叭筒。每轮牛市高点,只要主力高位一走人,韭菜们就毫无悬念的伏尸百万,血流千里,除了怒骂主力,除了高楼蹦极,也只能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币市里的攻守和战场上的搏杀完全不同,熊市里,就算你想据险守城(比如BTC城、ETH城、EOS城),但是在所有的韭菜都在抛售筹码的情况下,你觉得你守得住哪个城?也许你想通过运动战(追涨杀跌)千里奔袭咬敌军一口,其结果要么踩到狗屎,要么磕坏了牙!个人认为熊市能用的战略只剩下唯一的一招—论持久战,通过层层阻击,以时间换空间。
经历了两牛两熊之后,初步的熊市持久战战略草稿我已经完成:
上涨卖出法:牛市顶部确认→→经过2年以上的下跌→→开始买入三成仓位筹码→→如果价格开始上涨,则每上涨30%卖掉三分一仓位,如果价格继续上涨30%,则继续卖出三分一仓位,如果价格继续上涨,则剩下三分一仓位不再卖出,静等再次来临的牛市头部确认(头部确认是很复杂的过程,基本上图形为45度以上夹角伴随天量后一个星期没有新高,成交量没有超过原最高日放量可基本确认)后出局。
下跌买入法:牛市顶部确认→→经过2年以上的下跌→→开始买入三成仓位筹码→→如果价格继续下跌,则每下跌30%买入首次买入筹码的成交总金额,如果价格持续下跌30%,则继续买入上次买入的成交金额,如果价格再次下跌,则视个人情况而定,个人认为此时可改为按月定投法,定投金额以买入后可以吃得香睡的着为标准。
震荡买卖法:牛市顶部确认→→经过2年以上的下跌→→开始买入三成仓位筹码→→如果价格下跌,则每下跌30%买入首次买入筹码的成交金额,如果中途价格又上涨30%,则卖出上次买入的成交筹码,把盈利提出用于奖赏自己。如果后又继续下跌30%,则再次买入上次卖出的筹码总数,以此循环类推。
友情提示:层层阻击买入的筹码个人建议一半是主流币,一半为山寨币,原则上总数不超过10个币,不低于6个币,第一次买入时的价格不高于上次牛市的20%。
熊市末期,主力和韭菜都已经到了图穷匕首见的时刻,此时双方拼的就是耐力、拼的更是意志,最后给兄弟们推荐一部台湾的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校园励志类电影《志气》,这部影片很励志,由张柏瑞执导,郭书瑶、庄凯勋、杨千霈、昆凌等联合出演,于2013年2月8日在台湾上映。影片讲述了景美女中女子拔河队为了成为2010年世界拔河锦标赛的冠军在一年中辛苦的训练去追自己梦想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
加油吧兄弟们,只有熬下去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