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本文系公众号转载,原文作者——老魏一凡
“ 我从西藏回来后,一直想取个藏名,一直在“加仓没错”和“平仓没错”之间犹豫。朋友们建议的许多名字都是佛法艰深寓意隽远,但却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哲理,比较睿智的名字有:加平都错、平仓确吉、持仓坚赞、空仓加错、加仓加错等。今天看了大盘,恍然大悟,决定取名:仓又加错!”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相信很多交易员都会在偶然间了解或者听说一些金融学上有一些神奇的秘密,并且表示好奇。譬如黄金分割,波浪理论,周期理论,相反理论,还有心理学上的贪婪与恐惧等等。
而老魏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交易员不知不觉就满仓了?以及满仓经常会引发交易员的后悔情绪?无论交易资金是1万,10万,100万,无论是股票还是期货,甚至连我们去超市的购物车,都会不知不觉满仓了。
先抛结论:交易员的满仓是符合物理学定律,是自然的发展过程,而要合理控制仓位或者忍受空仓的煎熬是痛苦的,要克服物理学定律。
所以江湖上流传一句经典: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空仓祖师爷。
01
估计很少有人,或者正常的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思维,会去琢磨这些”很正常“的现象背后的逻辑,因为思考是一个最艰苦的工作,尤其是思考得不到答案的时候。老魏这个人头脑有些非正常,所以前面把南怀瑾的佛学知识结合期货交易上,还胡绉了一篇文章:
老魏是个笨人,笨要改变命运无非有五种方法: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前面三个选项看来是丝毫没有希望改变,只好多讲课分享点经验积点德,再就是喜欢读书,其中《易经》,《道德经》是最喜欢研究的,一度对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深度中毒,所以对国学及中医是略有偏爱。
可以,最近深受芒格的思想”毒害“,这位糟老头子提出了格栅思维,芒格用它十分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不同学科的不同思维方式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你的头脑中已经有了许多思维方式,你得按自己直接和间接的经验将其安置在格栅模型中。”
查理芒格指出:首先你要学好四门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工程学,除了掌握这几门科学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精密逻辑思维。在此基础上,掌握心理学、生理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医学、商学等等尽可能多的学科。当然,“你不必成为所有这些领域的专家。你所要做的不过是抓住那些真正有用的主要思想,尽早了解这些思想,并把它们掌握好。”
“你应该把所有的模型用一种形式整合起来,有12个,就掌握12个,哪怕是掌握了10个都不行。这些模型中,如果有四至五个力量共同作用,往同一方向发力,这种情况常常导致”合奏效应——“将让你一夜富有,当然也可能让你致命。”
自从老魏看了中医国学大师兼高手的倪海厦老师的课程以后,才明白了中医原来就是物理学: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这是中医用药的法则。原来学好物理对于中医而言,就成功了一半。
后来,老魏就研究库存”物理斜率“的变化对于价格的影响,尤其是高库存及高升下的价格真的是不能涨吗,也通过运气抓住了2019年豆油与橡胶的几波行情,还有2020年甲醇及橡胶的几波行情,后面还总结了这样的交易模型,如下面文章:
甚至把MACD的计算方法用到基差上去,结合物理学中的斜率的概念又胡绉了两篇文章:
实际上量、仓与价格的关系,也是有服从牛顿定律结合量仓价,这不是今天的重点了。老魏学的是化工专业,后面又去读金融学硕士,先是在一家生产尿素,甲醇的煤化工负责销售,后面才去了永安期货公司研究员,再后面是在某跨国石油化工集团工作,石油化工产品很多,如橡胶,塑料,液体化工,PVC,PP等就不说了,当然业余爱好还是和一帮狐朋狗友在搞期货交易,套利对冲。最近老魏在现货市场上遇到一个相当强劲的竞争对手,是生产苯乙烯塑料的一家民营企业,苯乙烯下游塑料某个领域一直是老魏的公司所垄断,现在不断受到挑战,市场份额一再下滑。洋鬼子给压力,老魏一急头发都白了好几十根,这不只好联系了这家公司去谈判和的事情,打不过,就谈合作,外企都是这套路。大家可以想象,穿着西装革履与穿着太极青袍的两个人谈判,仅从气势上就输了,老魏被深深折服了。这家公司名字中含有一个字叫做:熵。这创始人是一位高分子物料兼物理学高手,老人家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原因,为什么我们这些跨国石油企业必然在这个细分领域必然会退出,从公司的机制、市场发展趋势、还有产品的物性,成本,还有时间价值等。
竟然全程是用熵的物理学概念和原理在谈判,剑未出鞘,老魏就知道已经输了。老魏虽然是化工专业,但是高分子物理学不专业呀。
物理与数学没学好,商场上也败于对手,老魏周末只去补课了,一研究才发现这一个字能够解决宇宙的很多问题,无论是心理学,中医,金融学都能够应用得到,又让芒格说中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的形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用来形容熵再合适不过了。
02
熵的作用力
1854年,一位叫克劳修斯的德国人,首次提出了熵增定律的概念。他认为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从有序走向无序,如果没有外界向这个系统输入能量的话,那么熵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最终会达到熵的最大状态,系统陷入混沌无序。
说白了,任何一个空间最后都会变得很混乱,除非有力量去克服熵,因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熵最后都增加的,也就是无序是一个自然现象。
譬如洁净的空间是熵最小的,但是随时时间的推移,最后都会比较混乱,如果要让空间干净一些,必须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对抗熵增。
这也难怪,营销界经常会有一种方法,试吃,试用,试开。我们从无到有是很简单的一个过程,但是从有到无是相当困难的,譬如我们给一个小孩子玩具试玩,之后再从他手里拿走,估计不打几下屁股,那小子不会放手。
再举个粟子,我们上学那会都很单纯,教室与食堂过着悠闲自律的两点一线的生活,我们可以把这种状态定义为A,注意A是一种很幸福的状态,老魏也是在大学那会最享受了 ,当然老魏的生活是教室,食堂,网吧三点一线。
有一天,班里新来了一个漂亮的女同学,然后过了不久,漂亮女同学送了自己一个漂亮的苹果,于时经常一起自习。有一天女同学说老爸安排了去英国留学,要离开了。这时候大学的生活状态再定为义B,又恢复了教室,食堂,网吧三点一线,但是这个时候打游戏再也找不着状态了,从形式上来看A与B是能量相等的,但是实际上B的状态要克服熵减的过程。
原来并不曾拥有,但是现在即将失去是两个状态。
老魏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期货交易最大的难关是止损,而止损实际是最核心的是仓位的控制上,后面还举了一个红马甲老期货的例子,说明了轻仓一样能高额利润的逻辑。
实际上,要理解透那是相当的难。
我们推一个购物车在超市买东西,本来计划只买面条和西红柿,不知不觉到结账的时候一看购物车已经满了,并且,如果推着空空的购物车始终是那么不习惯,你也有这种感觉吧?
如果我们的交易资金只有10万,可能会只持有甲醇一个品种,另外40万放在银行做场外资金管理。可以如果50万全部放在期货帐户里,不知道不觉持仓的金额会变成20万,或30万,甚至是50万。
熵增的过程是很简单的,是自然而发生的,可是要减掉哪个仓位,却是相当痛苦的,是卖掉玻璃还是纯碱呢,一般是把盈利的先平,亏损的留着,然后看着亏损的继续亏损,盈利的单再度上涨。
所以,很多交易高手都知道这个心理学规律,它是符合物理学定律的,场外资金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不要试着去对抗物理定律,但是我们可以绕开这些障碍实现自我管理。
资金管理依然是在交易中占90%的重要性,而轻仓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