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单凭一时的技术是成不了一世之师的。技术是有限的,人性是无限的,我们要用无限的人性去不断拓展有限的分析技术,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投机体系。投机多年我悟出了四个字“万法自然”,悟得到未必做得到。
当时李小龙为了创办截拳道,历尽千辛才悟出武术的核心:“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可见它的思想多宽广,它的招式是无穷无尽,容纳了各种各派招式。所以不要太专注于技术及传统的固定招式,我们要打破沉静的湖面,突破局限,随机应变创出自己的招式。苏格拉底说过一句话:“叫人们放弃现有的一切规定忘记所有招式),在怀疑本土壤之中,培养出常开不谢的思想之花(无招)!”,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怀疑,并去主动怀疑!否则你永远只能走别人曾经走过路子或活在别人影子下。虽然我家世复杂,出生贫寒,但我时常怀有感恩平常的心待之,没有丝毫放弃。记得八十年代炮红一时的黄元申演得《大侠霍元甲》为了自创迷踪拳说过一句话:“随心所欲顺其自然”,后来弃名归佛。
大道无形,大道至简。我曾经强调过,对待市场我们一定要虚怀若谷,不要以为什么都懂,老子说过,自知其无知!做人要守弱,谦下,虚怀若谷。在地面上最柔弱者为水,碰到一点微小的阻碍就会改变其形状和方向,放在圆的盛器中则圆,放在方的盛器中则方是乎没有自己的主张,可是一旦形成洪水,则再大的岩石都难以阻挡,不要总是以硬碰硬!投机的道理也一样,其实,真的好简单,简单到判断分析趋势就只用那几根K线就可以了,趋势就是这么简单!我只做上升趋势的币种。这些道理可以说是简单到你无法相信,但是却又是那么地真实,可是在你没经历过上千万次的实战搏杀之后,是根本无法理解这些真理的!
如果你每天都关注那些细微的短线小波动,那么你将注定永远无法在这个市场上赚到大钱!
记住: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在币市当中,小赚靠技巧,大赚却需要靠大思想!所以炒币到了一定境界,炒的就只是一种思想!
一个人的思想有多高,思维有多宽,智慧有多大,胸怀有多广,决定了这个人将来会拥有多少财富!佛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出家是出离自我的欲望财富名誉地位贪婪占有的家,难行能行难舍能舍成为世界的大自由人!”多么震撼啊。所以对待任何事物,我们一定要虚怀若谷。海涛法师说过:接受有多少,成就就有多高。
有很多兄弟说,我学了那么多技术,看了那么多书,是不是白看了,没有用了。不!有用,这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你才明白哪些适合你哪些不适合你。取己之长,攻彼之短!只要突破局限,你的思想和技术才能有质的飞跃。你现在只处于匠的层次,那么如何从匠步入师呢?
其实我想告诉一些朋友的是,如果你把炒币当作一项事业,那沉迷于技术分析是成不了大器的。经过严格的技术分析训练,我相信你会变得敏感,对细节把握很好,但无论你怎么去缩小k线,或者换成周线、月线、年线,你都无法跳出其中的起起伏伏,以更大的气魄和眼光去看市场。你对技术分析运用的越纯熟,你对投资的认识越接近自身的局限,你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匠,但成不了师。这说的还是好的情况,糟糕的情况就是你浸淫几年后,脑袋里越来越迷糊,最终被市场淘汰,你最后发出的感叹是,我不适合炒币。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修养,什么书都看,一天看本,看了就扔,用最宏观的眼光去看世界,不对,是看宇宙,这样你就能开始真正的投资。
伯乐老了,不能相马了。秦穆公说,可以让你的儿子接替你呀。伯乐说,我的儿子只能相良马,不能相世所罕见的马。只有早年曾与我共同砍柴的九方皋才行。于是,秦穆公就请来了九方皋。三个月后,九方皋相到了世所罕见的马。说在沙丘,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秦穆公就派人去找。结果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就很不高兴,把此事说与伯乐。伯乐却赞叹说,九方皋的水平已到了这种地步了啊!他比我可要高明千万倍啊!他所相的是应该看到的,颜色和性别之类是不重要的。把马牵来一看,果然是一匹世所罕见的马。
凡事透过表象,悟到最深层次的质,便是高境界。同样是忠臣良将,范蠡的境界不知要比文种高多少倍。他看透了勾践的品性,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功成之后,毅然隐退。可见其境界高。见其境界至高,是在陶和朱两地经商,三尽其财,周济百姓,被称颂为陶朱公。而文种就受眼界的左右,感到自己功莫大焉,理所应该封爵受禄。结果还没享几天福呢,就被杀了!
真正的高手看不见锋芒
清朝左宗棠是围棋高手,某次微服出巡,看见一茅舍的横梁上挂着"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额.左宗棠不服,于茅舍主人连弈三盘,主人三盘皆输.左宗棠要他卸下匾额,自信满满,一走了之.
之后,左宗棠班师回朝,又路过茅舍,赫见匾额仍未拆下.左宗棠再于主人连下三盘,三盘皆输.左宗棠大感讶异,问是何故?茅舍主人说:"上回您有皇命在身,将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锐气;如今您凯旋归来,我当仁不让,全力以赴".
真正的高手,不会急于展露锋芒.即使能胜也不胜,善解人心,涵养深厚,处处给对方留余地,而非穷追猛打,赶尽杀绝。下面是经典武侠小说中的高手:
(1)王重阳.金庸的小说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神秘,飘缈,着墨不多,却充满传奇感.例如,神雕侠侣里的觉远和尚,天龙八部里的无名少林扫地老僧,倚天屠龙记里的黄衣女子,都是此类人物.王重阳也算是.但与少林老僧等人物不同的是,王重阳不但有名有姓,而且历史上真有其人,有事迹,有文字,有传说.他是一个独步武林的奇才.华山论剑,他技压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夺得"天下武功第一"的称号,抢到武林奇书<<九阴真经>>.他是一个抗金保宋的义士。他组义师,抗金兵,不遗余力.甚至在抗金之前,动用数千人力,历时数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中暗藏器甲粮草,作为起事之根本.虽然义举失败,却仍能激荡人心.他是一个智义双绝的英雄.他夺取九阴真经,不是为了称霸武林,而是为了解救普天下的豪杰,让江湖远离腥风血雨.他智慧超群,即便是不久于人世,也能安排一场假死伤人的戏震慑欧阳锋.
(2)张三丰.金庸小说中的第一高手.在书中描述张三丰可以与达摩并驾齐驱."但一生能享百岁遐龄.也算难得,同时闭关参究的一门"太极功"也已深明精奥,从此武当一派定可在武林中大放异彩,当不输于天竺达摩东传的少林派武功."张三丰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的中武当派开山始祖,其人气度恢廓,善恶分明,年轻时也是热血爱国青年,一心想驱除蒙古鞑子,
(3)李寻欢.江湖人送外号小李飞刀,古龙笔下人物,武功高强,是正义的化身,他的小李飞刀百发百中,从不落空,曾杀死金钱帮帮主上官金虹,在百晓生的兵器谱上排名第三.他的传人为叶开.小李飞刀不过是把普通的刀,却又是江湖中最神奇的刀,在李寻欢手中,它随时可以制敌于死命.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刀光一闪,飞刀已发出,刀已插入他的咽喉,他瞪大眼睛,至死也不相信,没有人看清小李飞刀是如何出手的!小李飞刀不会轻易出手,一出手必定神乎其神,匪夷所思!小李飞刀作为古龙小说流传最广,知名度最大的一种特殊武功,突出地表现了古龙小说"武功"风格:即无招式,快速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4)西门吹雪.有一种人,已能接近神的境界.因为他已无情.有一种剑法,是没有人能够看得到的.因为曾经看到过的人都已入土.有一种寂寞,是无法描叙的.因为它是源自灵魂深处的.西门吹雪的年代,是一个白衣胜雪的年代;他似乎已成为一种象征,显得高不可及;西门吹雪的神韵,不在于他闪电般的拔剑,出剑;而在于收回长剑时,剑锋上滑落的那一串血花;西门吹雪吹的不是雪,是血……
(5)傅红雪.古龙小说<<天涯明月刀>>中人物.傅红雪是个可怜人.他活着是为了报仇,但到头来父亲不是自己的父亲,仇人不是自己的仇人.只为他人做了嫁衣.傅红雪,可怜的人啊!他的悲剧是仇恨引起的,也是他自己选择的,却是他性格决定的.一副骄傲的面孔下隐藏着一颗脆弱的心.....
(6)独孤求败.他曾在石壁上写到:"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弱冠前所用凌厉刚猛之剑,三十岁前用紫薇软剑,四十岁前用大巧不工无锋之重剑,此后渐进无剑惟有剑之境,此乃绝妙武学境界,也是绝妙学问境界.此四层境界依稀有王国维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三种学问境界之意,但更为细致精确,更能传神,写出了高手的心路历程.
独孤求败年轻时曾看到两条大蛇相斗,它们相互缠绕,扭来滚去,极尽柔滑曲张之能事,旁边的树木草花无亦不被摧,他先是看的呆了,然后看这两条蛇斗了好久好久,再目睹周围之万事万物,突然感到神明空灵,似乎触到了什么,这时在他而言,那两条蛇的动作就好像武学中的招式,旁边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可以当作武器,顺手拈来即可伤敌,同时那蛇的弯曲弓张,缠绵不绝,腾挪起伏仿佛都很符合自然变化的奥妙,招式总是有限的,而有些东西似乎是无限的,纵然极尽变化之能事,到头来亦不免为敌所伤……据说独孤求败经过那惊心动目的两蛇之战,自此悟通武学境界,不以巧取胜终归自然.
(7)风清扬.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人物,华山派剑宗前辈,独孤九剑的传人,令狐冲的太师叔.风清扬曾对令狐冲说:"剑招是死的,人是活的,活用剑招的最高境界是从有招到无招."也就是说:不可拘泥,要随机应变.他传授给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就是最繁难的剑法,但学会之后,他却要令狐冲尽数忘却,只存其意.一个人不可不学,更不可让学来的东西束缚,将任何言论奉为教条,是把这言论变为最大的束缚.风清扬寂寞隐居华山二十多年,虽然仍是以剑术为主,但已经超越于剑宗之上了.任我行也将其列于"最佩服的三个半人"之中,对其武功甚至人品颇为敬重,足可想见其当年的不凡.风清扬,这实在是<<笑傲江湖>>中一个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名字,如风一般清逸,飞扬.
再来看看当代的例子.<<潜伏>>并不是间谍片,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而现今的职场,比余则成面临的环境更糟糕,我们都是在狂涛骇浪里潜伏的小人物.所以,研究"专家"余则成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请看其中的片段回放:
忍耐了一下午的冯晖终敲开了张宇的办公室:"要是输给林丛,我也没话讲,可怎么能是王小峰,他有哪里比我好的,就算比林丛也不及么."张宇:"我告诉你,在办公室里真正的高手,并不是林丛这样锋芒外露的人,也不是你这样一眼就能看出城府很深的人,而是像王小峰这种,平时做人露怯,正经做事藏拙的人."
冯晖:"做人露怯,做事藏拙?这是什么意思?"
张宇:"你看王小峰平时做人傻兮兮的,谁也不得罪,谁也不顶撞.你暗地里做手脚,他只当作不知道.林丛看不起他,王小峰却还是不耻下问.这种人平常的时候总是露出自己的破绽,缺点很多,所以在办公室里压根没人把他当对手,觉得那是一只手可以捏死的玩意.但实际上呢?你真的以为他有这么傻?真正的傻瓜,常常会装聪明,只有聪明人才能装傻,王小峰表面在接小客户,但暗地里却不声不响的完成了方案.这就是做人露怯,做事藏拙的例子.当你以为他上了当的时候,他早就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了.这也能看出来,王小峰并不是真傻,至少他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冯晖点头:"就算王小峰是装傻,可方案递上去后,就是硬碰硬了.为什么我和林丛的方案都会刷下来,反而他的能被选中.王小峰的方案我可看过,没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也没太大的亮点,最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张宇:"中规中矩才是最厉害之处.前面跟你说了做人要露怯,而这会王小峰所用的,就是做事藏拙."冯晖:"什么叫藏拙?"张宇摇头:"你和林丛两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是锋芒毕露,虽然看起来锋锐无比,可优点明显,缺点也很明显.要知道,在职场里,你有再大的功劳,也不如一次失误来的瞩目.别人是看不见你的好处,只会看见你弱点的.所以在做事的时候,要紧的不是立功多少,而是隐藏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