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D,比特币在穿针引线吗?

  • TMD,比特币在穿针引线吗?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炒币随笔
比特币在穿针引线吗?今天上涨5个点,明天下跌7个点,后天又上涨8个点,围绕着1万美金,慢条斯理的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好像已经玩了快两个月了吧!杠杠投机客们还在坚持着,他们隔三差五被爆仓时会发出痛苦的哀嚎,我又爆仓了;狂人们还在坚持着,他们依然滔滔不绝的讨论各种压力位支撑位技术分析的烂大街神操作理论;交易所还在坚持着,每天晚上请各路大神分析大盘走势,为广大不甘寂寞的赌徒们提供对不同的币种的投注指导和建议。。。。。。

穿针引线

比特币日K线(2019年9月5日)

别TMD的瞎折腾了,你们还不累吗?一个心智健康的币民在没行情时最正确的姿势是安心工作,每月定投,耐心潜伏,静待黎明!

比特币10年历史行情走势一览

BTC从诞生到现在已经超过了10年,当中其价格波动是几百万倍,多次被宣告崩盘,却多次恢复生机,而对于处在当下的我们都会有一个疑惑,现在BTC的价格对于未来来说还有多大的潜力。很多新进场的韭菜或许并不知道比特币的历史,今天币市老司机带大家回顾一下BTC的历史走势,并且详细说一下至2011年以来每次大行情是在什么环境下诞生的。

第一部分:从诞生到价值

2008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这一年11月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发表了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2009年1月3日,中本聪在芬兰使用小型服务器挖出了BTC的创世区块,同时得到了50枚BTC。早期参与比特币挖矿的大多是一些极客,因为这个时候BTC挖矿难度比较低,用普通的计算机就能参与,由于这个时候的比特币只是在极客的圈子中流通,因此BTC在当时几乎是没有价格的,大多数以赠送、奖励等方式流通。

2010年5月21日,一个美国的程序员用10000枚比特币换取了2个披萨,当时这两个披萨的市场价是30美元,折合下来1枚BTC的价格是0.003美元,这就是BTC第一次在现实世界中的定价。在这之后,引发了一波挖矿热潮,同年11月当时全球最大的交易平台Mt.Gox上BTC的价格突破了0.5美元,比购买披萨的价格上涨了167倍。

2011年,是BTC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期,同时也是充满波折的一年。这一年,BTC与英镑、波兰等法币交易兑的交易平台上线,国内最早的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也于这一年诞生,李笑来也是在11年4月份进场,当时他购买BTC的均价在6美元。其后《福布斯》等美国主流媒体报导了比特币的相关新闻,使得更多的投机者进场,到6月份BTC从2010年年底的0.5美元涨到了当时的最高价32美元,但随后不久Mt.Gox爆发了第一次黑客事件,一系列安全问题遭到了质疑,其后使得BTC价格快速回落,10月底和11月底两次触底2美元,这轮也可以说是BTC最开始的一个轮牛熊。

第二部分:疯牛之后

2012年下半年比特币基金会成立,同年11月BTC第一次挖矿产量减半,形成了BTC两个必要的爆发条件。2013年1月塞浦路斯债务危机的爆发,不少人摒弃传统金融行业,与此同时由于比特币所灌输的‘去中心化’‘总量恒定’等标签,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这也是比特币首次被燃起了避险资产的定义。由于以上的一系列因素,BTC从2013年1份的13美元,到4月10日上涨至260美元的高点,3个月上涨20倍。或者也是因为BTC短期内涨幅太快,在随后的3天时间里暴跌至46美元,跌幅达到了82%。其后开始了长达180天的震荡周期。直到2013年10月,欧洲各国出台比特币的相关政策,BTC开启疯狂模式,12月初涨到了这轮牛市的高点1163美元,超过了当时黄金的价格,这轮行情BTC从2012年初的低点2美元开始到2013年12月一共上涨了480倍。

2014年2月25日全球最大的BTC交易平台Mt.Gox突然宣布破产,原因是其自有的10万枚BTC和用户的75万枚BTC被盗,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市场持续低迷,BTC开启了长期的下跌趋势,市场持续低迷,2015年8月BTC跌至200美元,跌幅80%。至此牛熊转换宣告开始

第三部分:区块链崛起

2016年BTC第二次挖矿产量减半,之前第一次减半的预期使得BTC加速上涨,而第二次减半预期同样是BTC第二轮牛市的主要上涨因素。这一年国际上也不平静,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亚洲投资者激增等一系列影响,BTC也至2015年10月开启缓慢上升。2016年ETH的崛起,引起了大家对区块链概念的关注,爱惜的欧火爆把整个数字市场推向了大泡沫当中。而芝商所、芝期所上线BTC期货的预期,BTC再次开启疯狂上涨,在这期间即使在2017年9月份暴跌了50%,依旧阻止不了市场的热情,在2017年12月18日到达了19666美元,这两年BTC累计上涨了100倍。

物极必反是恒久不变的自然规律,当2017年投资者的热情达到顶点的时候,整个市场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新闻,爱惜欧开始各种爆雷,市场被泼了一盆冷水迅速降温,BTC进入了下跌趋势,反弹一次比一次弱,直至2018年年底触底3122美元。

第四部分:2019年复苏迹象

这一年,国际上同样不太平静,BTC已经进入了机构投资者的视野,各大传统金融机构跑步进场、布局,逐渐获得主流机构的认同,随着美国科技巨头发布libar,在世界上又开始掀起一股区块链革命话题。再加上BTC在2020年5月产量减半的预期,整个基本面发生的变化,潜力不可同日而语,将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BTC的价值,影响力也会逐渐扩大。

2019年,BTC较年初上涨了3倍,不过市场还没走出2018年熊市的阴影,目前虽然不算进入牛市,但也进入了牛熊转换窗口,未来随着一系列预期,BTC价格在2021年突破10万美元完全是可以想象的,但前提是你能不能耐心的等到这一天的到来?

1、 没有耐心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共性

一个互联网团队的Leader问产品经理:这个产品多长时间能做出来?产品经理回答说我们三个人全力做,需要两个月。Leader大手一挥说,我再给你三个人,一个月要见成果!

产品经理慢条斯理的说:老板,一个女人生一个孩子要10个月,那10个女人生孩子难道只需要一个月么?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每个人的内心里都住着一只拒绝等待的闹钟,每三五分钟就催促着人们快一点,再快一点。

我们毫不在意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我们整天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得到一切,做什么事情都想一蹴而就,害怕来不及结婚生子,害怕来不及功成名就,害怕一切都来不及……

没有耐心,成了这个世界的共性。

2、我们是怎么越来越没耐心

因为“凡事第一”心理学家斯特纳说我们是这样变浮躁的: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原因就在于,经常同时处理多重任务,使我们越来越渴望同时实现多个目标。

但问题在于,你越是急躁,运算容量有限的大脑就越是疲惫,我们控制心态的力量就逐步减弱,也就愈加没有耐心、不能专注。

美国知名个人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说的,任何有效的管理都必须遵从“要事第一”,把无关紧要的事情踢出去,是成就高效能人生的一大关键。

要知道真正重要的人生,应该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不应该被无关紧要的小事所牵绊。

冯仑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我们可以看看王石是怎么做到有耐心的,而他的很多伙伴又是怎么越来越没耐心的。

王石48岁开始爬山,用了5年登上了全世界7大高峰和南北极,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这种“要事第一”的习惯。

王石每次都会把登顶作为首要目标,一切都要为这件事让路,静静地等待最终的成功。

在登珠峰的时候,别人玩开心了,不愿意早睡,他说几点睡就几点睡,一分钟都不多玩;别人觉得不好吃的食物,他为了保持体力,不管多难吃,他都全吃下去;别人都跑去看风景,只有他静静的休息,保持体力。

结果就是,那次登珠穆朗玛峰,登山团队里玩的最欢的那些人,还不到8000米体力就难以为继了。而登上山顶的少数人里,就有王石。

这对一个将近五十岁的业余登山队员,可以说接近传奇了。

我们常常是“凡事第一”,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了同等优先的位置上,把我们有限的心力,平均分配给了太多无足轻重的小事。

无力掌控一切的大脑越来越疲惫,于是就总问你:亲,好了么,能再快点么?

可其实很多事情没那么重要,不值得你那么“没耐心”。

3、没有耐心等待成功,只好用一生等待失败

上个世纪的传奇推销大师汤姆·霍普金斯宣布退休时,曾经办过一场每张门票3000美元的退休演讲。鉴于霍普金斯的盛名,3000张票一售而空。到了开场时间,大幕拉开,台上有一个大铁链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霍普金斯邀请两个年轻力壮的男士,用铁锤猛敲,想让铁球动起来。结果敲了半天也丝毫不见效果。

就在台下等待霍普金斯作出解释的时候,他默默地拿出了一枚50克的小锤子,每4秒钟轻轻敲击一下铁球。就这样十分钟,半小时过去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躁动。这时主持人说不愿意听的人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台下瞬间走了三分之一。

20分钟又过去了,台下又走了三分之一的听众。

17分钟又过去了,只剩下了300名观众。

不过好在剩下的人也喊累了,他们就静静的看着霍普金斯不发一言的用那枚小的可怜的锤子敲击铁球。

就在演讲还有几分钟将要结束的时候,前排的一位女士突然发出了尖叫:球竟然动了。

霍普金斯竟然用一枚50克的小锤,敲动了几吨重的大铁球,而且在他的敲击当中越荡越高……

后来霍普金斯在如雷的掌声中鞠躬谢幕,说了唯一的一句话:没有耐心等待成功的人,只好用一生等待失败。

可惜我们都不懂的这个道理,我们都想尽快、尽快、尽快,我们觉得只有“快”的东西才有价值,殊不知其实只有“耐心等来”的东西,才最有价值。

那要该如何培养自己的耐心呢?

04  培养耐心的4S方法所谓4S方法即要事第一(Significant)、细分(Small)、缩短(Short)、放慢(Slow)。·要事第一曾经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25年的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说: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只有关注那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不要让“多任务”把自己弄得很疲惫,这很容易让你想到放弃,走向不耐烦心态。

·细分

当你面临一项宏大目标时,你需要把这个大的目标细化分解为一个个的简单目标,并保证自己对每一项工作分配了相应的心力。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把工作分解成你的心志能够控制的小任务,防止你的内心产生畏难情绪,更是让你有完成小任务时,“尽在掌控”的心态,重拾对内心的控制力。

·缩短

要提高你对一件工作的耐心,最好把工作时间缩短。

心理学家艾力克森曾经对柏林的小提琴学生进行研究时发现,成绩最优异的那些小提琴学生,往往会缩短每一次小提琴练习时长,一般控制在半小时以内,防止失去耐心。

顺利掌控一小时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太困难,如果你能够反复掌控一个又一个的“一小时,你就会重拾掌控力。

·放慢

禅宗非常讲究慢对修行的意义。卡巴金博士创立的正念冥想法也借鉴了禅宗对慢的推崇。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体验“慢”的意义,例如你慢慢的咀嚼葡萄干,你就会发现葡萄干比往常甜;你用尽可能轻柔、缓慢的动作摩擦一块布料也会尽最大可能的感受到布料的材质。

慢的意义在于你能够时时刻刻关注到自己当下的心态,能够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别不耐心,你才是自己心境的掌控者”。

冰天雪地的北极,厚厚的冰层上面散落着一些冰窟窿——这是海豹的出气口。体形硕大、浑身雪白的北极熊晃动着略显笨拙的身躯,在这些出气口间徘徊,期待着能够猎取到定时上来出气的海豹。北极熊这种主动性地进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海豹通过北极熊行走时冰层的震动能够觉察到它的一举一动,并选择恰当的出气口。北极熊的来回奔波往往徒劳无功,曾经的踌躇满志,已经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当北极熊意识到了这种行动的愚蠢时,它停止了能够暴露行踪的走动,坚定地守住一个出气口,一动也不动。北极熊的“不动”,显然比“动”带给海豹更大的危险性,海豹由于北极熊的“不动”而对冰面上的情况一无所知,选择出气口往往带有很大的赌博性。而由于海水的浮力,海豹一旦露出水面,想在短时间内返回水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出气口边恰有一只北极熊,它只能面临灭顶之灾。但北极熊的运气也不会那么好,一只海豹的出气口有十几个之多,很显然想捕捉到一只海豹就要付出长久的努力和等待。一天,两天,三天……冰天雪地中的这种等待考验着北极熊的毅力、意志和勇气,狂风吹得它洁白的绒毛如波涛起伏,扬起的雪屑落在它的眼睫毛上,让它睁不开眼睛。所幸北极熊的等待不会白费工夫,每周它都能成功地捕获一只海豹……

北极熊的聪明在于,它掌握了身边事物发展的规律,它知道,在成功之前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和煎熬,过程是通往结果的必由之路,只有懂得等待,并在等待成功时能够承受住磨炼和打击,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