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曾经不以为然的好文、好句、好书

  • 那些年我们曾经不以为然的好文、好句、好书已关闭评论
  • A+
所属分类:炒币随笔

多少次迎著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仍然自由自我,永远高唱我歌,走遍千里;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黄家驹《海阔天空》

海阔天空

谁说歌词不是好文。没有好文,哪来好歌。初中时唱beyond,高中时唱beyond,大学时唱beyond,研究生时唱beyond,工作了还唱beyond。每个时期都有共鸣。唯独这句“不羁放纵爱自由”,久久回荡。自由、理想,谁都想要,但不是每个人都准备好了代价。有一种尊严,来自承担风险。有些人,相识多年,不过是擦肩而过。而有的人,相逢一笑,注定一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忘记了几年级学的名言警句,只记得当年高考文言文知识要求必背。当时觉得有道理,文辞有力。大了之后才知道,它可以治许多病,比如焦虑、急躁、抑郁。想得太多、烦躁的时候,埋头踏实的行动就是药。

这段话的后面还有一句,“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这大概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源头。情感,学业,事业,莫不如此。

《道德经》里处处都是这种医心良药,济世良方,但它,何止是良药良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当年出现在课本里的这段文字,老师要求背下来。即便死记硬背,也并无痛苦。因为,年少时,满脑子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英雄梦。踏入社会才恍然,为了保护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必须磨练出一身本领。长大的代价就是,与命运周旋而心不死。过程,就是后面的几句。

若说成功的终极法则是代价,那么,《孟子·告子下》便是终极成功学。

“若有恒,何须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题此联以自勉。

初中时看到舅舅在他的旧课本上用漂亮的楷体写下的这两句话。当时只觉得,恒心很重要。长大后才发觉,任何技能,一个人都可以练的登峰造极,不但前程无忧,还能傲世天下。但面对自己,败者多,胜者少。败者败于太多轰轰烈烈的幻想,成者幸存于内心争斗中的寂静无声。

“你有没有听见过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你能不能感觉到花蕾在春风里慢慢开放时那种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风中,常常都带着种从远山传过来的木叶清香?只要你肯去领略,就会发现人生本是多么可爱,每个季节里都有很多足以让你忘记所有烦恼的赏心乐事。你能不能活得愉快,问题并不在于你是不是个瞎子,而在于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你自己的生命,是不是真的想快快乐乐的活下去。” 这是花满楼说的。出自古龙小说《陆小凤传奇》

中学时看电视剧《陆小凤传奇》,陶醉于其中侠骨柔肠的豪情。“迎清风万里冲天凤,翱翔欢笑中;人间君子共我心相知,带我追美梦;伴他高飞,就有朝气,人向太阳冲;共他一起,没有悲痛,轻飘飘我浴清风。”

大学时读古龙的武侠,得知,楚留香比电视剧中风流,陆小凤比电视剧里莫测,李寻欢比电视剧里悲怆,各有各的侠义,各有各的不得已,各有各的超凡,我却独爱花满楼。这段话就是对花满楼最好的刻画。

江湖是险恶的,江湖是豪情的,江湖是浪漫的,江湖是沉默的,江湖是忙碌的。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传说。人心就是江湖。正因如此,无论多少磨难,有一二知音,真的喜欢自己的生命,快快乐乐的活着,能在微风中闻到“远山传来的木叶清香”,是俗世中至高的人生境界了。

看那三行字道:「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下面落款是:「剑魔独孤求败。」「剑魔独孤求败既无敌於天下,乃埋剑於斯。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

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四十岁後,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金庸《神雕侠侣》

风清扬道:「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创制这套剑法的独孤求败前辈,名字叫做『求败』,他老人家毕生想求一败而不可得,这剑法施展出来,天下无敌,又何必守?」金庸《笑傲江湖》

年少时向往独孤九剑败中求胜的神奇,长大之后才知道,在时间中的磨炼就是功夫。

司马迁带着无比的痛苦写了大半辈子的《史记》,得出的结论是,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一切历史的变迁,都是利益博弈,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博弈,人与自然的利益博弈。

一切制度的变迁,都是各种利益博弈的结果。

一切文明形态的变迁,包括起源、成长、停滞、衰落和解体,都是利益博弈的胜负导致。

一切历史中的伟大人物,只不过是在利益博弈过程中,起到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这里的利益不是贬义,也不是褒义,而是中性的。

 

“没有问题,没有答案”。惠勒《宇宙逍遥》

这是伟大的惠勒讲的一句伟大的名言。《宇宙逍遥》书名四字足矣,惠勒甚至不屑于给它起个副标题。

惠勒是大师中的大师。他在量子力学和宇宙学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黑洞这个概念就是惠勒提出来的。他的两位最著名的学生,一位是理查德.费曼,因为在量子电动力学上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更因为他的《费曼物理学讲义》而成为此后所有物理学工作者的导师。另外一位是埃弗里特,他提出了多重宇宙学说。

惠勒还曾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大学里为什么要有学生?因为有老师不懂的问题,要学生来解答。”

这两句话,我读过之后,再也没有忘记。因为,它道出了学问的本质,知识的本质,学习的本质。

惠勒的话不是说着玩儿的,而是身体力行的。如果一个有本事的人,身体力行如此的哲学,并拿来与学生共进。那么,可想而知,他的学生必定不会太差。果然,理查德.费曼是比他老师还有名的物理学大师中的大师。他说:

“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

理查德·费曼(物理学家,惠勒的学生)

对于一切学习过程,凡是我不能复现的,就不能理解。费曼写了许多书,对于学习研究chuag之道,这一句话就能完全概括,相比于种种技巧,这才是费曼的终极学习法则。

“科学不强加给人任何东西,唯有真诚”。

薛定谔《生命是什么》

读丹皮尔的科学史,读一堆类似《科学是什么》的科技哲学,但唯有薛定谔的这句话才是驳不倒的科学的本质。

我生于这样一个处境中——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又去往何方,也不清楚我是谁。这是我的情形,也是你的,你们每一位都如此。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处境,并且永远都将如此。这一现实不能给我任何答案。我们热切地想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何处去,但唯一可观察的只有身处的这个环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急切地竭尽全力去寻找答案。这就是科学、学问和知识,这就是人类所有精神追求的真正源泉。对我们所置身的时空环境,我们总是尽可能想知道更多。当努力寻找答案时,我们乐在其中,并且发现它引人入胜。

这看起来似乎是简单且不证自明的,但仍需强调:一群专家在一个狭窄的领域所取得的孤立的知识,其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当它与其它所有的知识综合起来,并且有助于整个综合知识体系回答“我们是谁?”这个问题时,它才真正具有价值。

科学是需要我们努力回答的一个宏大的哲学问题的组成部分。这个在哲学问题含有其他所有问题,其中之一是普罗提诺(Plotinus,205-270)简洁表述的:我们是谁?

此外我认为,这个问题不仅是科学的任务之一,而且是唯一要真正重视的科学任务。

自大学以来学了十年科学,从事十年科学研究,但唯有这句话,才让我看到科学与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最广义上的我,就是说,凡是说过“我”或者感觉到“我”的每一个有意识的心灵——总是按照自然界的定律在控制着“原子运动”的人,如果有这样的人的话。

薛定谔《自然与古希腊》

我常常在想,薛定谔写稿子的时候,时不时的会热泪盈眶的。

“我只不过是一个被赋予了运动、情感和思想的宇宙机器”。

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自传》

不知道多少人会误解“机器”这两个字的含义。就像不知道有多少人对“死记硬背”嗤之以鼻。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显然,特斯拉根本不在乎。

“鱼对其终生游于其间的水又有多少了解呢?”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

爱因斯坦的名言太多了,唯有这句,才能代表他。这句,说出了所有人的处境。

“凡是可言说的,都可清楚地言说;对于不可言说的,必须保持沉默。”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维特根斯坦有两位老师,罗素和摩尔。维特根斯坦拿他的不朽著作《逻辑哲学论》在剑桥申请博士学位,答辩主持人是罗素和摩尔。随便聊了聊之后,罗素提说,维特根斯坦一会说关于哲学没有什么可说的,一会又说能够有绝对真理,这是矛盾。维特根斯坦拍着他们的肩膀说:“别急,你们永远也搞不懂这一点的”。当然,维特根斯坦拿到了学位。

维特根斯坦后来拿另一本书(《哲学评论》)去申请研究基金,罗素鉴定。罗素不喜欢这套新理论,他的评语大意是:这本书非常有创造性,但在他看来是错误的,然而同意给他研究经费。据说英国国王曾接见摩尔,表彰他对哲学的贡献,称赞他是头号哲学家,摩尔说,不对,维特根斯坦才是头号的。

据说,有一天深夜,维特根斯坦走到罗素的办公室。罗素抬头看了看,低头继续写东西。维特根斯坦,在房间里踱步几圈,旁若无人,一言不发,然后转身离去。

惠勒有一本自传,名字叫做:

宇宙为家。

 

“智慧不是知道,智慧是行动”。米尔曼《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或者《和平战士(电影)》

初读这句话,感到振聋发聩。后来发现,知道不付诸行动,不是等于不知道,而是根本不可能知道。《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说,西方文化中如何融入了东方智慧,这本书是一个典范。这本书,是一本心灵典籍,以至于著名的《哈佛幸福课》都要引用其中的故事。

“生活法则只有两条,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豆豆《遥远的救世主》

《遥远的救世主》是难得的解开现代人生密码的小说,而电视剧《天道》是现代剧中难得的好剧,剧情也够精彩。特别的,它跟小说拍的近乎一模一样。在电视剧里,无出其右。但它从本质上决定了不可能像《欢乐颂》等等那么的流行。因为,小说里已经写的很明白了: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强势文化在武学上被称为“秘笈”,而弱势文化由于易学、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种。”

强势文化的本质是直面痛苦,直面本来,迎难而上,勇猛精进的文化。弱势文化,避重就轻,投机钻营,属于有贼心没贼胆的文化。这就决定了,前者只适合少数人。

“一个人很可能把自己轻易得到的任何东西都花个精光”(《股票大作手回忆录》p157)。

我把利弗莫尔的话改更彻底一些,"一个人很可能把自己得到的任何东西都花个精光,无论是轻易得来的还是历经艰辛。"不然我们无法理解,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为何破裂,一个国家何以解体,一个帝国何以轰然倒塌,一个明文何以彻底消失。

“在所有游戏中,唯一真正需要在行动前做好准备的恰恰是准备本身。有些人在用他一半的财产冒险时,用来准备的时间还没有买一辆平价汽车考虑的时间久”(《股票大作手回忆录》p99)。

利弗莫尔所的这句话,是经历过数次破产的惨痛教训总结出来的。可怕的是,有些人永远在做着准备。

“如果我知道我将死于何处,我永远不去那里。”

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

教训,自己的教训,别人的教训,不知道能让我们少走多少弯路,更重要的是避免陷入多少大坑。芒格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持续不断地研究收集关于各种各样的人物、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政府管治、学术研究等各个领域中的人类失败之著名案例,并把那些失败的原因排列成正确决策的检验清单,使他在人生、事业的决策上几乎从不犯重大错误。这点对巴菲特及伯克希尔哈撒韦五十年业绩不败的重要性是在强调也不为过的。人称,芒格是巴菲特的“秘密武器”。因为巴菲特太有名。但芒格智慧是系统的,是俗世中强势文化的一个典范。更重要的是,高手都是练败中求胜的“独孤九剑”的。

我耳畔想起了兄弟阿童木每每顺口溜一般的背着杜牧那段话: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人生,家,国,天下,都是一个道理。

“清音俗世留,纷争几时休,谁能破名利,太虚任遨游。”《独孤九剑之天剑绝刀》

谁说电影独白不是好文?没有好文,哪来的好电影。谁不想超然于俗世,但谁有舍得名利,即便缠身。

“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美好的愿望铺就的。”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

伟大的智慧常常跟常识相反,仔细想来却又是常识,只不过是总被忽略的常识。谁的愿望不够美好呢?但是,好心办坏事,却比比皆是。从好心,到办好事,到有好的结果,中间何止千万里。所以,芒格说“获得智慧,是一项道德责任”。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

初遇这句话,觉得励志。直到回望岁月时感慨,人生总有一个阶段,寸土必争。而争的根本未必是寸土,只是时间,以天计算的时间。

一式一太极。

是我的太极拳老师告诉我的。当时不懂,不明觉厉。再后来,我认识到,“一式一太极”是普遍的哲学。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领域。

例如,我对学习、对考试,比较熟悉。如果给我看一个学生读过的书,看他做过的笔记,甚至他做一道题的全过程。我能猜到,他的水平如何。例如,当乔布斯半夜的时候给凯文.凯利打电话,要把苹果电脑机箱里面的螺丝换成镍制的,即便用户看不见。如果知道这么一个事实,即使不懂苹果电脑的人也应该能猜出这样的产品应该是怎样的品质。

巍巍乎我中华武学,何止武学,乃是武道,何止武道,而是人生万事之道。

“我从她家楼梯走下,前尘往事涌上心头。”《布罗卡哪里去了:意识的物理学、量子心智和生命的意义》 沃克 (Walker Evan Harris)

当年看到物理学家沃克那本书的第一句话,觉得浪漫凄美。多年以后,才明白,此情此景,并没有更合适的语言。

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年少时想的都是执子之手的浪漫,幻想着“愿无岁月可回头,且以深情共白首”。多年后才怅然,真情为死生。

母爱是人世间可以看到的神灵。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

 

年少时有段时间迷恋成功学。看到斯迈尔斯的这句话,觉得特别,记了下来。也许是因为它不同于小时候各种颂扬母亲的作文题目,也不同于那些写不到点子上的美文。直到,很久之后的一天,对这句话的感受,已经不能付诸语言......

自由的人绝少思虑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对死的默念,而是对生的沉思。

是我所是,成为能够成为的,是生活的唯一目的。

斯宾诺莎(Baruch de Spinoza,1632—1677)《伦理学》。

无论是《道德经》还是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少年时这样的书绞尽脑汁都想读懂,但却偏偏读不动。再回到当年,只要当作名言警句去读就好了。只有阅历,只有持续不断的思维积淀,才可能知道它究竟在说什么。譬如,生命可能具有限度,以及通达生命深层的路径。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斯蒂芬.金《肖申克的救赎》

电影里有个片段。安迪每周一封信,写了六年,州政府终于寄来钱补贴监狱图书馆;别人震惊,而安迪莞尔一笑,“看来我要改每周写两封了”,没人不为这种不可抗拒的执著而叹服。这实际正是作者的人生经历。少年斯蒂芬房间里挂了十几年的几颗大钉子上面,挂满了退稿信。

一位广播节目主持人问我是如何写作的。我的回答—— “一个字一个字写”—— 似乎让他一时无言以对。我想他是在琢磨我是不是在说笑话。我是认真的。最终答案总是这么简单。不论是只有一页的小短文,还是《魔戒》 这样的三部曲史诗巨著,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

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

安迪的尖角锤和史蒂芬的笔不但凿穿了时光,也凿穿了命运的枷锁。斯蒂芬.金说,“作家都是速记员,记下神灵的语言。”

我们都是速记员,只不过,记的东西不太一样。

忘记从哪里读过,“大丈夫不论是非,论成败”。各有各的标准,各有各的立场,谁能说得清是非。而成败是客观的,只不过人们想成,却不愿看到败,不愿对自己论成败,宁愿对一切保持模模糊糊。所以:

一万年太久,大丈夫以一日论成败。

亲情、友情、爱情、学业、事业、功业,莫不如此。

“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

古代,有人说皇帝才是天子,从《黄帝内经》来看,这是何等偏见。而偏见,无处不在。对于这本书而言,也是如此。有人说《黄帝内经》是医书,有人说《黄帝内经》是百科全书。估计,此书的作者们听了会笑一笑吧。也许他们连笑都不屑。没人知道作者是谁,作者也不屑留名。应了庄子说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天子,即天地之子。天地之子只需要满足一个条件,知万物。这个条件太难。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把“知万物”当作情怀。而后,看到了实用主义的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他说当你脑袋里有几个模型的时候,你会很麻烦,就像手里握着大锤,看什么就都像钉子。为了看清生活本质,洞察目标,敏捷行动,必须得掌握大概100来种模型吧。

“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牢牢记住,这100种模型往往能够带来特别大的力量。当几个模型联合起来,你就能得到聚变效应(他造了个词儿,称之为Lollapalooza效应)。这是两种、三种或四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而且你得到的通常不仅仅是几种力量之和。那就像物理学里面的临界质量,当你达到一定程度的质量,你就能引发核爆炸——而如果你没有达到那种质量,你将什么也得不到。有时候各种力量只是简单地相加,有时候它们会在临界点或者临界质量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芒格《穷查理宝典》

如果只是情怀,则毕竟为空。真的情怀,都有实在对应。实在之物,若没有情怀,则是易碎品,是速朽的。

诸法空相。《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年少时不知何为空,读佛学感到消极。多年后,才知道,诸法都是空的相。所以,空是万有。人的本性为空。心念起落,情绪纷纭,所有都是生住异灭的过程,从无中来,到无中去。古人说,“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毕竟沉沦”,又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所以慧能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既然为空,所以,一切皆创造。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初读,感到这是一个挺好的人生时间轴。但,什么是志?老子说,“强行者有志”。志是知其重重阻碍而为之,知其千难万险而为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什么是立?自悟、自为、自爱、自知、自强、自信,为立。

吾国一日无黄帝之教,则民族无中心;一日无老子之教,则国家无远虑。先武功,后文治,雄飞奋励,乃古圣创业之宏规;以柔弱,胜刚强,雌守待时,亦大智爭存之手段。积极与消极,道各有方,妙在知几而用;入世与出世,道原无碍,贵乎素位而行。——陈撄宁

道太难。有千万中解说,有一种最简单,由造字法而来:首先行之,谓之道。

遵天规,穿越苍穹;明事理,行走红尘。——不知出处

人只有两种状态,符合法则,不符合法则;知道自己符合法则,不知道自己符合法则。各有各的法则。

置心一处,无事不办。

初读觉得玄。经历多了,知道是至理。所以,做事,以一念代万念;读书,以一卷代万卷。

生命对我足够深情。

陈忠实《生命对我足够深情》

书名起的好。因为人,又称之为有情。

最后,熔万念于两句:

人身难得,俯仰天地,以从其根,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不负生命,不负有情,不负天地。